【東非肯尼亞】Maasai Mara|草原生態|樹與螞蟻宿命與糾纏

在東非肯尼亞馬賽馬拉(Massai Mara)大草原遊走,我跟著當地導遊Game Drive獵遊,在安全情況下有機會落地散步。走了不遠就被一棵奇特的植物吸引——高度只及大腿,長滿白色長尖刺,部分尖刺中間還有個黑褐色圓鼓鼓的大球囊。導遊說,這是東非草原上奇特的灌木,名叫「哨子刺」(Whisting Thorn),查考一輪,正名叫做鐮莢金合歡(Vachellia drepanolobium),此樹與生俱來註定與某種螞蟻的生命糾纏一世,相生相煞。

曾有自然學家說,地球上只要有兩個物種——蜜蜂和螞蟻滅絕,世界就會滅亡。如果沒有蜜蜂,花會消失,食物就會消失;如果沒有螞蟻,生態鏈會斷裂,其他物種亦不能獨善其身。螞蟻本事之一,是在特定狀態下與不同生物共生,達至雙贏。

鐮莢金合歡是東非草原上常見的灌木,幼枝上長滿幼幼長尖刺保護樹葉,以免成為草食動物美味大餐。尖刺之間,常會看見一個個圓型的大球囊。以為是果實嗎?不!這原來是尖刺中自然隆起的中空圓殼,沒有果肉果汁也沒有種子在裡面。中空球囊有時還會見到有些小洞,風吹時就似管樂器般發出「嗚嗚」聲,故又被暱稱為Whistling Thorn Acacia(解作哨子刺金合歡)。

東非肯尼亞鐮莢金合歡
東非肯尼亞鐮莢金合歡

在東非洲草原,植物生活著實不容易,草原植物時刻要提防草食動物嚼食。長滿長刺的鐮莢金合歡某程度上可擋一些草食動物,但面對皮厚堅韌的大象,作用又似乎不大;於是鐮莢金合歡在尖刺中間長出大球囊,巨臉而舌短的大象要吃葉子的難度自然更高。然而,擋了大象卻又防不了頸長腿長舌頭又長的長頸鹿,於是鐮莢金合歡又進化出一個天生的好方法,就是讓尖刺上長出中空的球囊,長舌頭要舐食樹葉,被球囊阻隔吃來不易。

單靠尖刺和球囊無法完全阻檔覓食的動物,鐮莢金合歡還有一個絕招,就是讓球囊成為螞蟻之家。正所謂蟻多摟死象,當草食動物要來舐噬葉子,龐大的螞蟻軍團為保家園會群起出擊,令動物們不得要領。

當然,螞蟻們也不是省油的燈,願做免費傭兵,無償為鐮莢金合歡抵禦外敵。如此一來,長在尖刺上的中空球囊上,就成為螞蟻的家。牠們會在球囊表面鑽出小洞,住在裡面。球囊成為安全的家,保護了蟻穴,樹液亦提供螞蟻所需要養份。螞蟻為安宿與生活佔據鐮莢金合歡球囊,鐮莢金合歡因螞蟻阻檔被動物吃掉而保了樹命。

然而不是每種螞蟻都能與鐮莢金合歡共生共贏。東非草原上主要有三個螞蟻品種最常爭奪「鐮莢金合歡居住權」,其中最主要的螞蟻「房客」叫做 Crematogaster Nigriceps,不過有說這種蟻戰鬥力超級弱,在蟻群當中幾乎逢打必輸,遇上鄰樹蟻種族群來襲或爭地盤,總弄至屍橫遍野。

為保領土,蟻蟻們學懂不要跟其他蟻種硬碰;打不贏,就要學識退。

C. Nigriceps蟻蟻們知道,只要不讓自己居住的鐮莢金合歡接觸旁邊的樹,至少不會讓住在鄰樹的蟻群有機可乘鵲巢鳩佔,所以C. Nigriceps工蟻其中一大工作日常,就是合力為鐮莢金合歡「截枝」,牠們會花盡畢生精力,一見到樹頂出嫩芽就會齊齊把它咬斷,樹長不高自然較難與鄰樹碰頭,防止隔壁樹蟻進攻了。鐮莢金合歡被咬走嫩芽後,就暫時難以發育長高了。

不過呢,樹齡總比蟻齡長,鬥長命就不會輸。鐮莢金合歡與C. Nigriceps螞蟻成為生命相纏、相生相殺的兩個共生體成就了大自然的傑作,亦是我在東非在野生動物之外所接觸的另一些有趣故事。

關於作者:曾四度遊走東非肯尼亞,由最初純以想看野生動物觀光心態走入國家公園及保護區,從當地Rangers帶領下,漸漸對東非生態、人文故事和自然環境轉變更加有興趣。從過往肯尼亞旅遊照片中,繼續發掘和整理箇中故事。
Follow my Social Media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