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年前第一次到日本東北地區採訪,要乘坐JR穿梭不同縣和城市,每次總因為時間緊逼,在車站買個便當(下稱:駅弁)直接在車上吃了便算,由於不同縣的駅弁都很有特色,自始對日本車站便當產生了特別興趣。每每在日本坐上長途列車,就買來一個富有鄉土味道的駅弁,一邊吃著、一邊欣賞著火車窗外的風景。漸漸地,我發現日本駅弁原來還有不少有趣的小故事,橫川站荻野屋「峠之釡飯」(峠の釜めし)就是其中之一。

橫川站是群馬縣JR東日本旅客鐵道「信越本線」往來高崎至橫川的終點站,早在1885年已開通。「信越本線」路線之名由長野縣古令制國「信濃國」的「信」字,與新潟縣古令制國「越後國」之「越」字結合而成。
始於1885年 日本天皇都嘗過的駅弁
當時的居民會途經「信越本線」到輕井澤;然而,這條前往輕井澤路線1,火車必須通過陡斜坡道的碓冰峠。為了有足夠動力穿過山峠口,火車到橫川站時會先連結一卡輔助機車再行駛,列車停在橫川站的時間比較長,乘客們可以稍為在車站歇息,買些便當填肚子。
就這樣,鐵道帶來了商機。在「信越本線」開通的同一年,即1885年,荻野屋的創業第一代目,就開始在橫川站賣起飯糰來。最初,他們只賣飯糰兼送兩片漬物,後來再開始販賣其他款式的便當及紅茶。
二次大戰後的50年代,離鄉打工及火車旅行的乘客大幅增加,1957年,荻野屋四代目社長有感「客人應該都會喜歡特色的駅弁」,便構思了這個駅弁「釡飯」來,翌年(即1958年)推出發售,取名「峠之釡飯」(峠の釜めし)。同年10月18日,日本天皇往富山,途經橫川站,也曾一嘗這款駅弁的滋味。

1960年(昭和35年)「峠之釡飯」駅弁售價為120日圓。我第一次嘗到這駅弁則是2010年,當時在輕井澤站前的直營專門店買,售價為900日圓。如今已有約二十多個售賣點可以買到這個駅弁,售價為1,400日圓(2025年價錢)。
「峠之釡飯」一直以來主要沿用九款材料,包括鵪鶉蛋、粟子、牛蒡、杏脯、椎茸、筍、雞肉、青豆及紅生姜,放在以利尻昆布煮成的釡飯上,成為荻野屋招牌駅弁,購買時,還會附送一小盒漬物。
一路以來,這釡飯駅弁都很受歡迎,1995年更公告賣出了100,000,000個(1億個)!2009年公告累計衝破1億5千萬個!近年的公佈數字約為1億7千萬,這數字其實真心厲害,所以很多人都拭目以待,這個「峠之釡飯」何時能達成2億個的販賣數量。


「駅弁」特別容器:栃木縣傳統『益子燒』
能引起我對這個駅弁的興趣,當然不只其歷史。這個「峠之釡飯」的容器也是相當特別。比起一設計精美的即棄容器,這個駅弁相當有「份量」,因為盛載便當的,是一個以陶瓷製作的容器!
這個「峠之釡飯」便當容器原來大有來頭,用了栃木縣的傳統「益子燒」製成這個一人前的陶釡。話說,這個益子燒釜飯容器誕生的契機,是當時考慮到長途火車旅行累了的乘客會「想吃熱乎乎的便當」,所以採用了保溫性能高的陶瓷器皿。
吃罷這個駅弁,反轉容器的底部,就看見「益子燒」的標記。這個直徑140mm、高85mm的陶釡,淨重量便有725克。
當我決定帶這個益子燒回家時,其實都有點掙扎,擔心行李超重之餘又怕打爛。終於把圍巾塞在容器中間,外面再用厚衣服包好幾層,這個益子燒終於平安抵步。

根據官網的教學,這個益子燒還真的可以放在爐上煮成一人前的釡飯。在釡中放一合約150克的米,加入約180cc水,在容器內浸泡約5分鐘至半小時。然後蓋上蓋子用弱火煮,中途需要稍揭開少許縫隙讓滾起的飯消泡,直至飯泡消去,關火合上蓋靜止,就可以煮出美味釡飯!還可以進階加入昆布和醬油煮成茶飯呢!
我與這個「峠之釡飯」早在2010年結緣,而這個益子燒依然放在我家中一角。
近年,這家已有超過百年歷史的荻野屋老店依然不時有新搞作。如在2019年在東京開設「荻野屋八幡山」店,2021年則在JR有樂町站高架橋底開設「荻野屋 弦 有楽町」店和JR神田站高架橋下的「荻野屋 弦 神田」等等,食堂內用上同款的容器款客,便當口味變化更多。我也曾在東京專誠去「荻野屋 弦 有楽町」再嘗一頓駅弁餐(另文再談)!

曾推出聯乘限定:FritoLay X 「峠之釡飯」爆谷
由於對於荻野屋這個「峠之釡飯」印象深刻,有次在逛零食店時,居然發現這款曇花一現的FritoLay與「峠之釡飯」聯乘零食爆谷。這款零食在2023年推出,爆谷帶有「峠之釡飯」的味道。雖然我對這釡飯味的爆谷沒有太大的鍾愛,不過總算是個有趣的聯乘。

關於作者:往來日本接近80回,足跡遊遍日本47個都道府縣。曾在日本各都道府縣進行採訪,在不同媒體撰寫日本相關之旅遊文章。曾三度到訪石垣島,每次都有新的體會和發現。
- 隨著北陸新幹線通車,橫川站至輕井澤站這段信越本線在1997年終止運行。 ↩︎
『日本旅遊』相關文章
『駅弁』相關文章
『地道美食』相關文章
『百年老店』相關文章
Follow my Social Med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