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洋麵包樹

【法屬波利尼西亞】大溪地Bora Bora |難忘『太平洋麵包樹』果實地道滋味

「麵包樹」是小時候看小說時一個印象深刻的名詞。當時總有像櫻桃小丸子般的幻想,到底麵包樹是一種怎樣的樹呢?雖然明知不會是樹上掛上一個個香噴噴的麵包,幻想著這個畫面確又相當可愛。直至踏足海色如幻的法屬玻利尼西亞(French Polynesia,常以其最著名的島嶼大溪地Tahiti作為暱稱)海色之美,嘗過麵包樹果實的美味,眼前來自一個果實,吃下去卻帶著新鮮出壚的麵包香,確實有種令人難忘而不真實的夢幻感。

法屬波利尼西亞大溪地
法屬波利尼西亞(常暱稱為大溪地)海色之美

麵包樹(Breadfruit),學名稱為Artocarpus altilis,有說源自菲律賓,又有說源自新畿內亞,由於適合熱帶地方生長,自久遠之年已傳到不同地方,在波利尼西亞、南印度、馬來群島、台灣,甚至加勒比地區等都有麵包樹的蹤影;不過,由於各地氣候和土壤不同,即使同屬亦有品種的差異。在大溪地的麵包樹,亦稱為「太平洋麵包樹」。

在法屬玻利尼西亞,麵包樹是很常見的喬木,在山谷之中、村落和社區之內常有種植。外國人稱之為麵包果(Breadfruit),當地土語叫做烏魯(Uru)。關於麵包樹,在法屬玻里尼西亞群島中更有這樣的一個傳說:

由於在波利尼亞西的幾天旅程中,大部分時間主要待在海岸邊的度假酒店,我最初還沒有機會見過麵包樹。直至有一站到了著名的波拉波拉島(Bora Bora),跟著當地島民出海及到地道村落,才見識這著名的麵包樹。

坐上傳統的木船,在清澈的海中前行。我曾在不同的旅程中到過不同的海洋,大溪地的水色無比透徹,猶如一顆巨型的閃爍的碧藍寶石鋪在水平線上。經過一輪遊山玩水,船泊在村落的岸邊,大伙兒跟著蜜黑皮膚的當地人進村內嘗地道午餐。

法屬波利尼西亞大溪地傳統木船
法屬波利尼西亞大溪地傳統木船

坐上傳統的木船,在清澈的海中前行,大溪地的水色果然名不虛傳,無比透徹,猶如一顆巨型的閃爍的碧藍寶石鋪在水平線上。經過一輪遊山玩水,船泊在村落的岸邊,大伙兒跟膚色如蜜黑的當地人進村內品嘗以地爐(ahima’a)烹調的午餐。

要準備地爐,都需要一定的工夫。人們先要在地上挖一個坑洞,放上火山石,並在前一晚開始把石頭燒得火紅,再把食材放上去烤熟。有時候,人們又會先利用直火烤好肉類表面,再以地爐存溫的熱力把肉再煮得透。由於地坑和燒紅的火山石能長時間保存熱力,在傳統節慶或婚禮等整天歡慶的日子,人們都會用地爐煮食,供參加者一同享用。

經過半天的遊覽旅程,肚子也餓得打鼓。草屋已傳來陣陣香氣。當地人早已為大伙兒準備好食物,包括乳豬和以葉子包著的魚等,放在傳統的地爐上烹製。我看著烤乳豬旁邊的大果實,問當地的朋友:「這是什麼果實?」「這是麵包樹果實。」他回答。一直夢寐以求品嘗的麵包樹果實,終於實現。

大溪地傳統地爐烹製食物
大溪地傳統地爐烹製乳豬、以葉包著的魚肉和麵包果。
麵包樹果實
烤好的麵包樹果實後,當地人會把果芯去掉切成塊,方便品嘗。
切成塊狀的麵包樹果實
切成塊狀的麵包樹果實味道猶如新鮮出爐的麵包!後面是番蕃和豬肉。午餐都是用樹葉做盤子,非常環保。

烤好的麵包樹果實呈外面呈棕色,果肉則帶黃。當地朋友用刀去了果芯,再切開成小塊,方便品嘗。我率先來嘗嘗麵包樹果實的味道,一入口,就很像吃著質感較為厚實的新鮮麵包的味道。明明吃的是一種樹上果實,卻像帶有薯仔味的麵包,感覺確是很奇妙。

我後來有機會在這裡及大溪地另一小島莫雷阿(Moʻorea)看到麵包樹,還開始結成麵包果。未成熟的果實青青實實的掛在樹上,當地人說,果實成熟後會呈褐黃色。

這是我至今唯一一次品嘗法屬玻利尼西亞麵包樹果實的味道。後來我有聽說,在大溪地,還可以吃到以其他方式包括蒸和炸麵包樹果實,尤以炸麵包果更為美味。若然下次有機會再到法屬玻利尼西亞,定得要好好發掘和品嘗這地道食材帶來的味道。

太平洋麵包樹
未成熟的太平洋麵包樹果實
關於作者:曾到法屬玻利尼西亞採訪考察,走訪當地20間度假酒店,分別下榻在不同島嶼。對大溪地最深刻的,除了是無比清澈的層層水色,還有大溪地與保羅.高更遺下的故事,更對麵包樹果實的味道念念不忘。

Useful Link Air Tahiti Nui

更多相關『地道美食』文章
更多相關『旅遊與海』文章



follow my Social Media

Loading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